欧美国产在精品视频观看,天天爽夜夜爽每晚高澡,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一区,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

              家住解放路·舟山丨東西軸線上 聆聽古今交融的城市動脈

      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4-10-08 14:28:45 來源: 潮新聞 潮新聞 記者 李心怡 通訊員 康明軍 王建富

                在千島之城舟山,金秋時節(jié)的解放路上,人群熙攘,車流滾滾。

                這條路,是舟山市定海區(qū)的東西向主干道,東起東河路,西至竹山隧道,自東向西貫通定海,筆直地將城區(qū)分為南北兩片。以人民路口為界,解放路被劃分為解放東路和解放西路,總長2976米。

                從砂石路到水泥路,再到如今的瀝青路,歲月流轉(zhuǎn),人來人往,解放路以其斑駁的印痕與不斷延伸的軌跡,靜靜講述著城市不斷變遷的故事。

              舟山市定海區(qū)解放路。記者李心怡攝

                城市紐帶的誕生

                舟山解放路的故事,始于1959年。擁有近1400年歷史的定海古城南城墻被拆后,以原墻址為基礎(chǔ),一條東西走向、約900米長的城市道路應(yīng)運而生,形成解放路的雛形。

                “那是為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而建的一條馬路。”今年75歲的舟山市博物館原館長胡連榮回憶,當時,舟山城市道路建設(shè)如火如荼,原本高高的城墻被推平。

                胡連榮是周邊的老街坊,發(fā)生在解放路上的“大場面”,他都曾親歷。1959年10月1日,解放路正式通路,“為了慶祝,群眾臨時用毛竹搭建起‘彩牌樓’,在柏樹上扎上大紅花,敲鑼打鼓,場面熱鬧喜慶。”當時的胡連榮只有10歲,喜悅之中,他與幾個童年玩伴一起“涌”上街頭,與游街的大頭娃娃相互逗趣,同馬燈隊、高蹺隊共舞,歡聲笑語彌漫在空氣中,久久不散。

                曾經(jīng),古城以南的人們依海而生,漁船維修、貨物運輸、經(jīng)營碼頭,使得片區(qū)的發(fā)展速度較快;而城墻北邊的古城區(qū),由于城門的“四面包裹”,發(fā)展較緩。

                解放路的建成通行,對當時來講意義巨大。據(jù)說,原來的定海古城,繞城一周只需4500步,老一輩人形容它為“彈丸之地”。拆墻建路后,定海城區(qū)的面積擴大了一倍以上,古城內(nèi)外間的“隔閡”被打破,道路貫通下,南北兩塊地方融為一體。

              舊時定海古城。胡連榮供圖

                一條解放路,讓這里的生活景象一天一個樣。

                “曾經(jīng)遙遠的距離被拉近,人們的生活圈得以擴大,城市的活力與魅力也不斷增強。”聊著聊著,兒時的景象浮現(xiàn)在胡連榮眼前,“解放路邊上有一條濠河(現(xiàn)解放河),那會兒經(jīng)常橫穿馬路,與伙伴們?nèi)ズ永镒ヴ~,胖頭魚尤其多,我們劃槳的時候,魚兒都會撲騰到船上來呢!”

               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,定海落地了舟山旅館、舟山劇院等一批重大建設(shè)項目。令印象深刻的是,當時的小學老師便帶著他們,穿過解放路,來觀賞古城外的舟山旅館,“一層,兩層,三層,四層,五層,五層的高樓,哪里見過!那時候,頭抬起來帽子都會掉哩!”胡連榮說,面對當時定海的最高建筑,既驚訝又興奮。

                “有了解放路后,古城里的居民去定海民間碼頭坐船,再也沒有兜過圈子;古城外的學生來城里讀書學習,更是暢通無礙,交通與生活,方便了不止一點。舟山城市發(fā)展的步伐,也越發(fā)迅速。”胡連榮說。

                1972年,承載著無數(shù)舟山人記憶與情感的解放路迎來第一次改造,這次改造將路寬拓寬到20米,成為當時定海城最寬的城市道路,城區(qū)的重要交通要道。路上還分設(shè)機動車道與人行道,人行道邊種有俗稱法國梧桐的懸鈴木,砂石路也搖身一變,改建成水泥路面。道路兩邊,仍舊以民居為主。

                春風下的市井繁華

                不久后,改革開放的春風,吹遍了舟山,也吹醒了靜謐的解放路。進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解放路迎來了快速發(fā)展。

                華僑友誼商店、新華書店、市外經(jīng)貿(mào)局、國際大廈……許多地標性建筑拔地而起,如同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條路上。這些建筑不僅見證了定海經(jīng)濟的繁榮,也承載著定海人對外開放的渴望和追求。

                位于解放路和人民路口南側(cè)的華僑友誼商店和臺胞商場是當時最有名的商店。兩家商店相對而立,建筑雖然不高,但因其中的商品引領(lǐng)時尚,屬于專銷產(chǎn)品,需要僑匯劵等才能購買,引來許多火辣辣的羨慕眼光。

                早期,一批批舟山人遠涉重洋,赴海外創(chuàng)業(yè)謀生,造就了一批各行各業(yè)的商界精英,居民樂小科的大伯就是其中之一,“大伯每年從國外回來,都會給我們帶一沓僑匯券。在那個物資緊缺的年代,手上有僑匯券是令人艷羨的,也是進入華僑友誼商店購物的通行證。”回味起當時的感覺,56歲的樂小科笑了。

                他還有印象,“電冰箱、收錄機、手表,進口的、時髦的、緊俏的……應(yīng)有盡有。當時我跟著父母,在商店里購買了家中第一臺電視機,是黑白的,花了500元‘重金’,高興極了。”

                路對面的臺胞商場里,則安裝了舟山首部自動手扶梯,原本只能在電視上看見電梯,一下子出現(xiàn)在了身邊,大家爭先恐后去試坐。

              1999年的解放東路與解放西路口。王建富供圖

                那時的解放路上,擁擠著人和自行車,還有往來奔忙的公交車。與此同時,大量的個體經(jīng)營戶涌入解放路,眼鏡攤、服裝店、皮具店……各種生意買賣都有,店鋪林立,霎時間鋪展開一幅生動繁華的市井畫卷。

                皮帶店老板楊東地在解放路上30多年了,“以前生意好的時候,每天能批發(fā)走七八十根皮帶,買家考慮實用性為主;而現(xiàn)在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消費者更愿意精心挑選適合自己的款式,傾向于材質(zhì)更好的皮料與扣頭。皮帶的價格也從10多元漲到了35至100元不等。”

                當時,楊東地的店鋪開在解放路新華書店旁。他說,自己的女兒很愛看書,經(jīng)常溜到新華書店“蹭書”看,“那是舟山最早的新華書店,圓形的建筑里,人流量相當大,書架間的空間很狹窄,多數(shù)人都是站著或靠在欄架上。”

                此外,位于解放西路的市外經(jīng)貿(mào)局和國際大廈建筑也頗具特色。建成于1996年,樓高12層的國際大廈,是當時定海最高的建筑,也是舟山市第一座以金融、保險服務(wù)為主要功能的商務(wù)樓,映射著定海商業(yè)的繁榮與發(fā)展,加快了舟山國際化的進程。

                歷史與潮流共鳴

                新千年到來時,解放路迎來了一次次巨大的“改頭換面”。那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令人記憶深刻的華僑友誼商店、臺胞商店、市外經(jīng)貿(mào)局等知名建筑,成為“老定海”記憶里的一頁。

                舊去新來,干凈整潔的瀝青路面、港灣式公交車站、竹山隧道,還有更多的商貿(mào)綜合體、高樓大廈隨之涌現(xiàn),國有、集體、中外合資、個體戶等工商企業(yè)蓬勃發(fā)展。

                2004年,在寸土寸金的解放路鬧市區(qū)地段,開辟出一塊長寬各達數(shù)百米的開闊之地,一塊花木蔥蘢、風景如畫的休憩場所——定海文化廣場。這里至今仍是島城最聚人氣的地方之一。文化廣場的落成,也確立了解放路作為定海城區(qū)東西中軸線和交通主干線的地位。

              解放路上的文化廣場。記者李心怡攝

                每當夜幕降臨,廣場大媽們在這里盡情揮灑舞姿,戲曲愛好者們跟隨著音樂哼唱,少年兒童則在寬闊的場地中嬉戲奔跑,“生活越過越豐富,環(huán)境一天天在變好。”每晚都來文化廣場轉(zhuǎn)轉(zhuǎn)的街坊王妙玲不禁感嘆。

                剛和解放路“認識不久”的河南小伙王帥武,被這里的氛圍所吸引,在這里開了一家俄式奶香烤饅頭店。因創(chuàng)新獨特的口味,門庭顧客絡(luò)繹不絕。“平均每天能賣2000個饅頭,生意好的時候能賣出1萬個,還有許多年輕人過來直播探店打卡,生意很是紅火。”

                令王帥武動容的,是今年9月臺風天前,街道工作人員的一句溫馨提醒,“注意安全,今天早點下班回家哦。”“這是一條有溫度的老街,在這里追尋自己的夢想,我感到很幸福。”王帥武說。

                全新的故事正在上演,不老的傳說還將延續(xù)。解放路北側(cè)的定海古城,是全國少有的海島文化名城,弄堂古巷間,除了磚石與瀝青的堆砌,還保存有大量的歷史古跡。

                2021年起,基于古城風貌保護的需要,定海區(qū)委區(qū)政府委決定“修舊如舊”,實施有機更新和“古城微改造”,將古城改造提升同保護歷史遺跡、保存歷史文脈相統(tǒng)一,并有機融入新業(yè)態(tài),讓古城重新煥發(fā)生機與活力。

              古城新貌。圖源:舟山發(fā)布

                此后,民俗生活館、藍理紀念館以及海洋賞石博物館等文化場館陸續(xù)開放。古樸典雅的白墻黛瓦之中,具有定海特色的“木偶戲”“舟山鑼鼓”等非遺文化項目一一展現(xiàn),形成獨特的海島韻味。

                10月1日,解放路旁,又一核心建筑“文房四寶園”正式開園,集文化傳承與旅游休閑為一體,接通著千年前的信號,映照出舟山人民守護海洋文化根脈的歷史自覺與文化自信。

                定海古城微更新指揮部文旅組副組長傅勇介紹,未來還會新進駐一批以文玩、醫(yī)療館、文創(chuàng)空間、創(chuàng)意餐飲、小型藝術(shù)品展覽為典型的多元業(yè)態(tài)企業(yè),營造充滿活力的特色文化街區(qū)。另外,還將通過匯聚一批‘老字號’品牌店鋪,打造出屬于定海的經(jīng)典傳統(tǒng)文化品牌。

              標簽:編輯:龔曉